深夜一点,她点了一份水果外卖,却收到配送员诡异的短信:“别趴猫眼看,水果放消防通道了。你门口那件男士卫衣,不是我的。”
门外漆黑一片,坏掉的楼道灯让猫眼只映出模糊黑影。
张晓雯心跳加速,手指冰凉,紧紧攥住门把手不敢动。
她从未见过什么男士卫衣,这句话像一道冰冷的警告。
她试着联系配送员,却只得到被挂断的电话和沉默的微信。
恐惧中,她用家具堵门,手握水果刀蜷缩在沙发后熬过一夜。
清晨,楼道恢复喧闹,她鼓起勇气打开门。
消防通道的水果袋封口被撕开,粘着一根浅色汗毛。
张晓雯脑中闪过最近的相亲对象,那些不欢而散的见面。
她怀疑,有人跟踪她,甚至潜伏到她家门口。
那根汗毛像无声的证据,刺痛她的神经。
她低头看着垃圾袋里的水果,那根粘在封口贴纸上的汗毛在晨光下格外刺眼,像在无声地警告她。
那一刻,张晓雯不再犹豫......
01
在北京的老旧小区六楼,张晓雯作为一个独居的金融公司职员,正准备开门去拿她刚刚点的那份水果外卖。
她突然收到配送员发来的一条让她心里发毛的短信:“别趴猫眼看,水果放消防通道了。你门口那件男士卫衣,我没穿。”
她的手停在了门把手上面,手指头有点发凉,门外安静得像被黑夜完全吞没了,就连楼道里那个坏掉好几个月的灯也没人来修,猫眼里面只剩下一片模糊不清的黑影。
她无论如何都没想到,这么短短的一条短信,竟然成了她躲过一场大麻烦的关键线索。
几个小时之后,监控视频里面出现了一个模糊的黑影,而张晓雯在看到那张脸的时候,惊讶得差点叫出声来:“怎么会……怎么会是他……”
凌晨一点三十五分,在北京大学附近的老式居民楼六楼,张晓雯还坐在她的工作台前面,昏黄的台灯光芒里面,她正在整理明天要用的财务报告。
她的房间不算太大,工作台几乎占了半面墙壁,旁边堆满了各种金融书籍和客户的资料,台子角落还有一堆没来得及处理的报表。
电脑屏幕上面打开的报告密密麻麻的,她一边修改一边喝了口温开水,眉头紧紧皱着,好像被什么东西压得喘不过气来。
再过几个小时,她就要去公司开晨会,给团队讲解最新的市场分析,可现在,她的喉咙干得像被砂纸摩擦过一样,肚子也因为熬夜和没吃饭隐隐作痛。
她看了一眼厨房的方向,冰箱里面只有一瓶没开的酸奶和几个已经软了的苹果,微波炉里早上剩的饭菜早就凉得没法吃了。
她犹豫了一会儿,还是拿出手机,打开了外卖软件,点了一份新鲜水果,心想着吃点东西总能撑到天亮。
她在备注里面写下了:“请放到门口,无接触配送,谢谢。”作为独居好多年的她,早已经习惯了这种小心谨慎的生活习惯。
下单的时间是1:19,预计送到时间是1:55。
张晓雯靠在椅背上面,揉了揉脖子上的酸痛地方,房间里面安静得只能听到墙上老钟表的滴答声音,窗户外头偶尔传来夜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响动。
这栋老小区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建的,六层楼的砖混结构,没有电梯也没有物业管理,楼道里的灯坏了好几个月,到现在都没人修理。
住在这里的人大多已经搬走了,剩下的不是老人就是租户,她住在这里完全是因为离公司近,开车几分钟就到,又比较便宜。
但也正是因为这样,每到晚上,楼道就像一条漆黑的通道,伸手不见五指,连脚步声都能在回音里面听出心跳的节奏。
她低头看了一眼手机,配送进度显示:骑手已经取到货了。
张晓雯本来以为自己还能再坚持一会儿,可喉咙干得像要冒烟,她实在忍不住了。
她站起来,去厨房倒了杯温水,刚喝了一口,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。
屏幕上面跳出一条通知:您的水果已经送达。
“这么快吗?”她皱了皱眉头,有些意外,因为离预计送到时间还有几分钟。
她放下水杯,朝着门口走过去,拖鞋踩在木地板上面的声音在安静的房间里特别清楚。
02
她家的门是双层的,里面是木门,外面是铁栅栏,她习惯性地靠近猫眼想看看外头的情况。
可门外黑得像泼了墨水一样,连楼道尽头的微弱光芒都没有,猫眼里面只有一片模糊的阴影。
她正犹豫要不要开门,手机又“叮”的一声,微信弹出一条新消息。
发送人是【美团外卖-配送员】,内容却让她瞬间僵硬住了:“别趴猫眼看,水果放消防通道了。你门口那件男士卫衣,我没穿。”
张晓雯脑子里面嗡的一声,手指紧紧扣在门把手上面,整个人像被冷水浇了一身。
她盯着那条短信,眼睛微微睁大,心跳开始不受控制地加速起来。
这是配送员发的吗?可为什么是这种奇怪的语气?那件男士卫衣又是什么意思?
她赶紧点开聊天记录,确认这是外卖系统推送的骑手联系方式,前面还有几句自动消息:“您好,您的订单正在配送,请稍等。”
可这句“别趴猫眼看”,系统绝对不会这么发。
她屏住呼吸,背靠着门,试图再从猫眼看一眼楼道的情况。
可楼道还是黑得让人心里发慌,坏掉的灯让一切都像蒙在雾气里面,远处楼梯口似乎有道影子闪了一下,像有人在动,又像只是她的幻觉。
她猛地后退一步,心跳像打鼓一样撞击着胸口,手下意识去摸门锁,又立刻停住了。
“别趴猫眼看。”那句话在她脑海里面反复回荡,像一道冰冷的警告信号。
配送员为什么这么说?他看到了什么东西?还是他知道一些她不知道的事情?
她深吸一口气,强迫自己冷静下来,手指颤抖着回复:“外面有什么危险吗?”
对面没有回应,就像石头沉进大海一样。
她又试着拨通配送员的号码,响了几声后,传来机械的提示音,然后直接被挂断了。
张晓雯喉咙一紧,像是被什么堵住了,她再也压不住心里的恐慌情绪。
她迅速搬来客厅的椅子顶住门,又把玄关的鞋柜推过去,拼尽全力才把门堵得严严实实。
然后,她关掉客厅的灯,房间瞬间陷入黑暗,只剩工作台上那盏台灯还亮着微弱的光芒。
她躲到沙发后面,手里紧紧攥着一把水果刀,手机被她按在掌心里面,屏幕一亮一灭,每一秒都漫长得像一个世纪。
楼道里偶尔传来模糊的声音,像鞋底擦过地面的轻响,又像有人故意压低的呼吸声。
那一刻,她真切地感觉到,危险可能已经近在咫尺了。
张晓雯作为一个35岁的大龄剩女,平时工作忙碌得像一台机器,白天在金融公司处理各种复杂的投资项目,晚上常常加班到深夜。
她最近又去相亲了好几次,每次都以失败告终,那些男人要么嫌她太强势,要么觉得她工作狂不适合家庭生活,让她心里越来越空虚。
昨晚她刚结束一场相亲,对方是个看起来不错的IT男,可聊到一半就露出了对她年龄的挑剔,让她回家后情绪低落到极点。
为了排解这种孤独,她常常在深夜点些小吃解馋,这次的水果就是她一时兴起的决定,没想到会引发这么可怕的事情。
03
张晓雯缩在沙发和玄关之间的角落,手里的水果刀握得手指关节发白,额头渗出细密的冷汗。
客厅的灯已经关了,只有工作台上的台灯还亮着昏黄的光芒,映得她脸色苍白,像是没了血色。
她攥着手机,屏幕一亮一暗,却始终没有新的消息跳出来。
她想再确认一下门外的动静。
她轻手轻脚挪到门边,贴着门板屏住呼吸,小心翼翼地凑到猫眼前。
透过那枚老旧的猫眼,她只能看到黑漆漆的走廊和模糊的栏杆,像是被夜色完全吞没了一样。
可她的耳朵却捕捉到了一点异样。
那是一种很轻的“擦擦”声,像鞋底在水泥地上摩擦,又像有人在小心翼翼地挪动脚步。
这声音断断续续,在深夜的寂静里却清晰得让人毛骨悚然,像有人故意压低了动作,藏在她看不见的角落。
张晓雯背脊一僵,几乎不敢呼吸。
她赶紧后退一步,把门栓再锁了一道,然后拨通了配送员的电话。
“嘟……嘟……”电话响了两声后,又被直接挂断了。
她盯着屏幕,指甲几乎掐进掌心里面,确认这是对方主动挂断的,不是信号问题。
为什么不接?他到底看到了什么?还是他自己出了什么事?
张晓雯脑子里面乱成一团,各种可能性像潮水一样涌上来:有人跟踪?偷窥?还是更可怕的东西?
她紧紧握住水果刀,迅速开始行动。
她把鞋柜横过来顶住门,又咬牙把工作台拖过来,虽然累得气喘吁吁,但总算建了一道临时的防线。
她瘫坐在墙角,双腿发软,手机信号断断续续,试着拨打110却总是接通两秒就断掉。
她又试着发微信求助,可消息始终卡在“未送达”的状态。
时间一分一秒过去,窗外没有一丝光亮,房间像一口密封的井,她就像被困在井底的人。
她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过那一夜的。
偶尔她会迷糊一下,却总被一点细微的响动惊醒,头皮发麻,眼圈青黑。
终于,在她第七次睁开眼时,楼下传来熟悉的防盗门“哐”的一声。
紧接着,是邻居晨练的拖鞋声、咳嗽声,还有关门的声音。
世界好像突然恢复了正常的气息。
张晓雯握刀的手终于稍稍松开,指尖因为长时间紧绷已经麻得没了知觉。
她犹豫了好一会儿,才决定出去看看情况。
她先从猫眼确认,楼道空无一人。
她慢慢打开门,先解开两道锁,再小心用脚把鞋柜推开一条缝。
开门那一刻,她下意识屏住呼吸。
门外果然没人,但消防通道旁边放着一份水果,包装袋被压在一块废纸板下,像是有意藏起来。
她迟疑了一下,走过去把水果提起来。
包装袋还是新的,塑料封口贴纸却有被撕开又重新粘上的痕迹。
贴纸边缘微微翘起,粘着几道灰尘,还有一根细细的、浅色的汗毛,带着点弯曲,长度不到两厘米。
张晓雯心里一沉,像是被什么狠狠撞了一下。
她不敢多想,赶紧把水果放进厨房垃圾袋,系紧袋口。
那根汗毛像一根无声的针,刺进她的神经。
她的直觉告诉她,这不只是有人藏了东西,更像是有意留下的痕迹。
可楼下已经热闹起来,晨练的音乐声、清洁工拖地的水声、邻居的聊天声,一切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。
但她知道,昨晚的黑暗里,确实有什么东西在她门外徘徊过。
她回到工作台前,试图继续工作,可眼前的文字怎么也看不进去。
那条短信还躺在聊天框里,像一道没有回音的警钟:“别趴猫眼看,水果放消防通道了。你门口那件男士卫衣,我没穿。”
那件卫衣,她根本没见过,可它却像一个无声的威胁,提醒她:事情远远没结束。
张晓雯平时总被朋友们催着相亲,她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了,上周她还见了一个银行职员,对方一开始挺热情,可后来总问她为什么还单身,让她觉得不舒服。
她怀疑,是不是这些相亲对象里面有人不正常,才会导致今晚的诡异事件。
04
清晨六点半,北京的天还没完全亮,空气里带着点潮湿的凉意。
张晓雯站在厨房门口,手里攥着手机,却迟迟没拨出那个号码。
昨晚她试过报警,可信号一直不通。
天亮了,楼道恢复了正常,可她心里的紧张却一点没减,反而越绷越紧。
她低头看着那根粘在封口贴纸上的汗毛在晨光下格外刺眼,像在无声地警告她。
那一刻,张晓雯不再犹豫.......
她拨通了110,尽量让声音听起来冷静:“您好,我家门口昨晚可能有人蹲守,我想报警。”
接线员记下地址,语气变得严肃:“我们会派人过去,请您先不要外出,也不要碰可疑物品。”
张晓雯点头答应,慢慢走回玄关,把鞋柜和工作台挪开,给警察留出开门的空间。
大约二十分钟后,一辆警车停在小区门口,两名民警带着手电和记录本上了六楼。
她开门时,手还在微微发抖。
“昨晚几点下的单?”年长的民警问,语气平静。
“凌晨一点三十几分,我点了一份水果,选了无接触配送,可送来后收到配送员的短信,说‘别趴猫眼看’,还提到门口有件男士卫衣。”张晓雯把手机递过去,短信截图和订单时间都清清楚楚。
年轻民警皱了皱眉:“他让你别看猫眼,你就真没看?会不会是恶作剧?”
“我不知道。”她摇头,脸色苍白,“可我听见门外有动静,像有人在走动。早上我发现水果被藏在消防通道旁,封口贴纸被撕开又粘回去,上面还有根汗毛。”
她指了指垃圾袋里的水果,封口贴纸上的汗毛在灯光下清晰可见。
两名民警对视一眼,戴上手套,小心把包装袋装进证物袋。
“这汗毛不是你的吧?”年长民警问。
张晓雯点头:“不是,我的头发是黑直的,那根是浅色卷曲的,像是……男人的汗毛。”
民警点了点头,语气严肃起来:“我们会调取楼道监控,看看最近有没有可疑人员。你先别出门,晚上也尽量别一个人开窗。”
“我知道了。”她低声回答。
民警走后,她瘫坐在沙发上,汗水浸湿了后背。
就在她以为一切只是自己多疑时,楼下邻居的闲聊声却提到了一件让她毛骨悚然的事——昨晚有人看到一个陌生男人在楼道里徘徊,手里还拿着一把工具。
她不知道的是,民警下楼时,隔壁的王阿姨正从门缝里偷看。
王阿姨下楼倒垃圾时,撞见警察从张晓雯家出来,皱着眉问:“怎么回事?又出啥事了?”
“例行检查,有人说昨晚楼道里有可疑人员,我们来调监控。”民警简单答道。
王阿姨撇了撇嘴,低声嘀咕:“这楼住了几十年,哪来的外人?肯定又是那个女白领瞎紧张。”
“谁?”年轻民警问。
“还能是谁?六楼那个李小姐呗,独居的,成天说有人盯着她,楼道有怪声,还老去相亲,结果一个都没成。”王阿姨不屑地说完,提着垃圾袋走了。
民警没多说,只在笔记本上记了一笔。
楼下院子里,几个晨练的大爷大妈已经开始议论:“听说六楼那个女白领报警了,说有人蹲她门口。”
“真的假的?她不是挺能干的吗?”
“我听王阿姨说,她老是疑神疑鬼,相亲多了就这样,年纪大了还单身,心理出问题了。”
张晓雯在楼上没听见这些闲话,她正给公司发消息请假,说自己身体不舒服。
她太累了,一夜没睡,眼圈青黑,脑子里面却还在翻滚着昨晚的事。
她不是多疑,也不是脆弱,那条短信让她确信,昨晚的危险是真实存在的。
可在这栋楼里,她好像成了那个“怪人”。
她报警了,提供了证据,可换来的却是邻居的冷眼和不屑。
05
那一刻,她突然明白,独居的大龄剩女在危险中,最无助的不是没人保护,而是没人相信。
但她不打算就这么认了。
她要等着真相浮出水面的那天。
她要知道,那个配送员到底看到了什么,那根汗毛的主人是谁,还有那件莫名其妙的男士卫衣,到底是谁留下的。
张晓雯回想最近的相亲对象,有一个叫张国伟的男人,总给她发奇怪的消息,问她在哪住,让她觉得不对劲。
张晓雯以为,她已经在脑海里把所有可能的场景想了个遍。
可当她站在派出所监控室,看着那块闪着微光的屏幕时,她的手还是忍不住微微发抖。
她的喉咙发紧,心跳沉重,像被什么压得喘不过气。
旁边坐着两位民警,一个年纪大些,表情沉稳;另一个年轻的,像是刑侦队的,正在和技术员低声说着什么。
桌上放着她带来的证物袋,水果的包装被封存,封口贴纸上的汗毛夹在透明密封片里,像一根细小的线索,指向未知的真相。
“时间锁定在凌晨1:53到2:00。”技术员说,鼠标点开监控文件。
画面跳出来,带着夜视的灰绿色调,摄像头装在六楼楼道拐角,画面模糊但能看清走廊的轮廓。
走廊狭窄,墙皮斑驳,地面有些水渍反光,墙角的消防通道在画面边缘若隐若现。
就在张晓雯家门口,一个身影慢慢浮现。
“暂停!”年轻民警喊道,指着屏幕。
时间定格在1:53:08。
画面里,一个穿深色连帽卫衣的男人蹲在门边,头埋得很低,身子缩成一团,脸藏在阴影里。
他不是随便站着,而是紧紧贴着墙,像怕被谁发现,又像在偷听屋里的动静。
“他在蹲守。”年长民警低声说,语气里多了几分沉重。
画面继续播放。
五分钟里,他几乎没动,只有脚尖偶尔挪动一下,那种诡异的静止在黑夜里显得格外渗人。
1:56:04,他突然像被什么惊到,猛地抬头,看向楼梯口。
下一秒,他迅速起身,缩进摄像头拍不到的墙角死角。
不到十秒,一个穿黄色制服的身影出现了——那是配送员。
他背着配送包,脚步轻快,可刚踏上六楼就突然停下,像察觉到了什么。
他皱着眉,站在楼梯口,朝楼道里看了一眼,脚步犹豫。
他没直接上前,而是低头从包里拿出水果,迟疑了一下,轻轻撕开封口贴纸,像是有意为之。
“他在干什么?”张晓雯忍不住低声问。
“留痕迹。”年长民警点头,表情严肃。
配送员把贴纸重新粘好,仔细按了几下,又朝楼道两端扫了一眼,才把水果放在消防通道旁,转身离开。
他的身影在画面里渐渐消失。
几分钟后,那个连帽男又出现了。
他探头确认没人,迅速走到门口,弯腰捡起水果,动作小心又急促。
他的手指正好按在封口贴纸上,顿了一下,像发现了什么,但没拆开。
他又看了眼楼梯口,拎着水果绕过摄像头,塞进消防通道旁边的缝隙,然后再次消失在黑暗里。
“暂停!”年长民警声音一紧。
技术员立刻停下画面。
年轻民警走到屏幕前,放大画面:“我们看看他的侧脸。”
画面拉近,定格在男人塞水果的那一刻。
夜视画面里,他的侧脸渐渐清晰:瘦削的脸颊,浓密的眉毛,低垂的眼角,下巴上有一道浅浅的疤。
张晓雯的目光瞬间定住。
她像是被雷劈中,整个人僵在椅子上,脸色一点点失去血色。
“怎么了?”年轻民警察觉她的异常。
张晓雯嘴唇颤抖,瞳孔放大,缓缓抬手指向屏幕,声音几乎听不见:“怎么会……怎么会是他……”
06
张晓雯的脑海里面瞬间涌现出无数的片段,那个男人是她上个月相亲的对象,叫张国伟,一个看起来斯文的中年男人,当时他们在咖啡厅聊了两个小时,他说自己是做销售的,总是笑着问她工作忙不忙,住的地方安不安全。
她记得那天分开后,他还发消息说希望再见面,可她总觉得他的眼神有点不对劲,像藏着什么秘密,现在看到监控里的侧脸,那道下巴上的疤痕让她确信无疑,就是他。
民警注意到她的反应,立刻追问:“你认识这个人?快说说他的情况,我们好尽快调查。”
张晓雯深吸一口气,努力平复情绪,声音颤抖着说:“他叫张国伟,是我最近相亲认识的男人,我们是通过朋友介绍见的面,他说自己单身好几年,想找个稳定的对象,可现在看来,一切都是假的。”
年长民警点点头,记录下来:“你有他的联系方式吗?我们需要核实他的身份,还有,你们最后一次联系是什么时候?”
“我有他的微信和电话,但最近他没再发消息,我以为他没兴趣了,没想到他居然跟踪到我家门口。”张晓雯说着,把手机递过去,屏幕上显示着张国伟的聊天记录,最后一条是“晚安,希望你一切都好”。
年轻民警盯着屏幕,眉头皱紧:“这家伙可能有前科,我们回去查查他的背景,你先回家注意安全,别出门,最好找朋友来陪你。”
离开派出所的时候,张晓雯感觉腿软得像棉花,她坐上出租车,窗外北京的街景飞速后退,可她的脑子却停留在那张侧脸上,为什么一个相亲对象会变成跟踪狂?
回到家,她锁上门,靠在墙上大口喘气,作为一个35岁的大龄剩女,她本以为相亲只是为了摆脱孤独,没想到却引来这样的麻烦,让她的焦虑像潮水一样涌上来。
她想起小时候父母总说女孩子要早点结婚,不然会没人要,现在她工作稳定,却因为单身被邻居们议论纷纷,那些闲话像刀子一样扎心。
她坐在沙发上,打开手机,看着朋友圈里别人晒的幸福家庭照片,心里的空虚越来越大,为什么她努力工作,却换来这样的生活?
突然,手机震动了一下,是一个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:“晓雯,我知道你看到我了,别报警,我们见面聊聊。”
张晓雯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,她认出这是张国伟的语气,可号码不是他的,她赶紧截图保存,然后拨打民警的电话,声音慌张地说:“他发短信给我了,知道我报警的事,怎么办?”
民警安慰她:“别慌,把短信发给我们,我们定位他的位置,你在家待着,别开门。”
07
那一夜,张晓雯又没睡好,她把所有灯都开着,手里握着那把水果刀,耳朵听着门外的一丝风吹草动,脑子里反复回想和张国伟的相亲过程。
那天在咖啡厅,他问了她住的小区名字,她随口说了,因为觉得无所谓,可现在看来,他从那时就开始计划了。
她想起他提起前女友时,眼神闪躲,说分手是因为对方太独立,不像她这么温柔,让她当时还觉得有点感动,现在想来,全是陷阱。
凌晨三点,门外突然传来敲门声,轻得像试探,张晓雯的心跳加速,她悄悄靠近猫眼,黑漆漆的楼道里,一个身影站在那里,正是张国伟的轮廓。
她捂住嘴,不敢出声,赶紧发消息给民警:“他来了,在门外!”
民警回复:“我们已经在路上了,坚持住,别开门。”
敲门声越来越急促,张国伟低声喊:“晓雯,我知道你在里面,我不是坏人,只是想解释一下,那天我只是路过你家附近,看到你点外卖,就想给你个惊喜。”
张晓雯不相信他的鬼话,她后退到厨房,脑子里乱成一锅粥,作为单身女性,她平时最怕的就是这种突发情况,朋友们都结婚生子了,只有她一个人面对这些。
她想起去年的一次相亲,对方直接说她年纪太大,不适合生孩子,让她自尊心受挫,现在又遇到跟踪狂,让她的焦虑达到顶峰。
门外的声音停了,可她听到钥匙插进锁孔的响动,张国伟居然有钥匙?她惊恐地想,他是怎么弄到的?
她冲到门边,用身体顶住门,大喊:“走开,我已经报警了!”
张国伟的声音从门外传来,带着点急躁:“晓雯,你误会了,那双卫衣不是我的,我只是想保护你,有人在盯着你。”
张晓雯愣住了,什么意思?难道不是他一个人?
就在这时,楼下传来警笛声,张国伟骂了一句,脚步声匆忙远去,张晓雯瘫坐在地上,泪水忍不住流下来。
民警冲上来,搜查了楼道,没找到人,但在地上捡到一张纸条,上面写着:“小心你身边的人,不是我。”
张晓雯看着纸条,心里的悬疑更深了,如果不是张国伟,那是谁?还是他在撒谎?
民警安慰她:“我们会抓到他的,你先休息,明天我们再审问。”
可张晓雯睡不着,她开始翻看手机里的相亲记录,发现张国伟是朋友小丽介绍的,她赶紧给小丽打电话:“那个张国伟,你知道他的背景吗?他跟踪我了!”
小丽惊讶地说:“什么?不可能啊,他是我同事的表哥,看起来挺正常的,你确定?”
张晓雯把事情大致说了,小丽沉默了一会儿:“我问问我同事,你小心点。”
挂了电话,张晓雯感觉整个世界都不安全了,作为大龄剩女,她本想通过相亲找到依靠,没想到却陷入更大的麻烦,让她的焦虑像无形的网,缠得她喘不过气。
第二天早上,她去公司请了长假,领导理解地说:“晓雯,你最近状态不好,多休息吧,女人一个人不容易。”
她点点头,心里苦涩,回到家,她决定自己调查一下,她上网搜了张国伟的名字,发现他有前科,三年前因为骚扰前女友被警告过。
她把这个发给民警,民警回复:“谢谢,我们已经定位到他了,正在抓捕。”
08
可就在下午,张国伟突然给她打电话,声音急促:“晓雯,别相信警察,那根汗毛不是我的,是你另一个相亲对象的,我看到他放的。”
张晓雯愣了,另一个相亲对象?她想起上周见的那个叫刘明的男人,他也问过她住址,还说过奇怪的话。
她赶紧问:“你说什么?刘明?”
张国伟喘着气:“对,就是他,我那天跟踪你,是因为怀疑他,我的前女友就是被他害的,你快跑,他现在在你楼下!”
张晓雯冲到窗边一看,楼下果然有个男人鬼鬼祟祟,正是刘明,她的心凉了半截,原来不止一个跟踪狂。
她大喊:“你为什么不早说?”
张国伟说:“我怕你不信,现在警察来了,我自首,但你小心刘明,他有精神问题。”
电话挂了,张晓雯脑子嗡嗡响,她赶紧锁窗,拉上帘子,拨打110:“还有另一个人,刘明,他在我楼下!”
民警赶来时,刘明已经跑了,但他们在地上找到他的钱包,里面有张晓雯的照片,证明他一直在监视。
原来,刘明是她相亲软件上匹配的男人,因为被拒绝,就开始报复,而张国伟其实是无意中发现的,想保护她,但方式错了,导致误会。
高潮来得太突然,张晓雯在派出所做笔录时,泪流满面:“我只是想找个伴,为什么这么难?”
民警安慰:“现在安全了,我们会处理他们,你要相信,不是所有男人都这样。”
可张晓雯知道,她的焦虑不会这么容易消失,作为单身女性,她学会了更小心,但也更孤独。
她回家后,给朋友们发了消息:“姐妹们,相亲要谨慎,我差点出事。”
朋友们纷纷安慰,她看着屏幕,感觉温暖了一些,或许,单身不是坏事,至少她还有自己。
但那天晚上,她还是没关灯睡觉,门外的声音让她警觉,原来,焦虑像影子,永远跟着她。
09
真相大白后,张晓雯以为一切都结束了,可没想到,邻居们的闲话越来越多,王阿姨在楼下大声说:“那个李小姐啊,相亲不成反招贼,女人太挑剔就是这样。”
她听到这些,心里像被针扎一样,作为大龄剩女,她已经习惯了社会的眼光,但这次事件让她更敏感,总觉得大家在背后指指点点。
她去超市买东西时,遇见以前的同学,同学笑着说:“晓雯,还单着呢?赶紧找一个吧,女人年纪大了,安全都没保障。”
张晓雯勉强笑了笑:“是啊,我会注意的。”
可心里却翻江倒海,为什么单身就等于脆弱?她工作出色,收入不低,却因为没结婚,被贴上标签。
她决定换个环境,搬到新小区,那里有保安和监控,她收拾东西时,发现抽屉里有一张旧照片,是她年轻时和前男友的合影,分手是因为他出轨,让她对爱情失去信心。
现在,她看着照片,自嘲地想,或许单身更好,至少不用担心背叛。
搬家那天,小丽来帮忙,她说:“晓雯,对不起,介绍张国伟是我不对,我没想到他有问题。”
张晓雯摇头:“不怪你,是我太天真了,相亲这事,水太深。”
她们聊着聊着,张晓雯的眼泪掉下来:“我好怕,怕一辈子就这样孤独下去。”
小丽抱住她:“不会的,你这么优秀,总会遇到对的人,但现在,先保护好自己。”
新家安顿好后,张晓雯开始健身和学防身术,她加入了一个单身女性互助群,里面都是像她一样的大龄剩女,分享经历,让她感觉不孤单。
可悬疑还没完全结束,有天晚上,她收到匿名短信:“小心,还有人盯着你。”
她吓了一跳,赶紧报警,民警查了,是刘明的同伙,一个被他蛊惑的朋友。
抓捕后,一切才真正平静,张晓雯站在阳台上,看着夜景,心想,单身女性的焦虑,或许是社会给的,但她要学会面对。
她开始写日记,记录这些日子,或许有一天,能帮到其他姐妹。
从那以后,她相亲时更谨慎,问清楚背景,也不再急于求成,她明白,幸福不是靠别人,而是自己把握。
但每当深夜,她还是会想起那条短信,那件卫衣,那根汗毛,让她警醒,生活总有意外,但她会坚强。
几个月后,张晓雯的生活渐渐恢复正常,她升职了,成为部门主管,工作忙碌让她暂时忘掉焦虑,可周末时,空荡荡的家还是让她心酸。
她参加了一个线下单身派对,那里都是职业女性,大家聊着相似的经历,有人说:“姐妹们,别怕单身,我们有钱有事业,比那些婚姻不幸的强多了。”
张晓雯点点头,感觉找到了共鸣,她在那里认识了一个叫陈亮的男人,他是律师,温和有礼,没问她的年龄,只聊兴趣爱好。
他们约了几次,张晓雯小心翼翼,不敢太快投入,可陈亮说:“我喜欢你的独立,不用急,我们慢慢来。”
这让她心里暖暖的,或许,这次不一样。
但旧事的影响还在,有天晚上,她梦到张国伟和刘明追她,醒来满头大汗,她告诉陈亮,他安慰:“我陪你去报备,确保安全。”
陈亮帮她联系了专业保安,张晓雯感觉有人依靠真好,但她也提醒自己,别太依赖。
圣诞节时,陈亮送她一束花,卡片上写:“愿你的焦虑烟消云散,我们一起面对。”
张晓雯笑了,眼里含泪,她回想从那晚外卖开始的惊魂,到现在的平静,一切像场梦。
她知道,单身女性的路不容易,但有朋友,有可能的对象,她会走下去。
故事结束时,她站在窗前,看着雪花飘落,心想,未来或许美好,谁知道呢。
但至少,现在她不怕了。
正规实盘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